蔡老師是我的鋼琴老師,從我幼稚園時就開始教我,曾說了很多意義豐富、重要的字語,所以我把她說的話來寫成散文。
其實鋼琴的很多東西反映了生命的意義,不只蔡老師語錄,我當然還會寫一些自己學鋼琴的心得或是秘訣、建議...等。
若喜歡的話,按個推,留個言,關注我,分享一下!
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
【用全身的力氣能使音樂變得宏亮許多】
老師提醒我不知道多少遍過了。
每次去鋼琴課,手都軟趴趴,要不然就是冷冰冰,或僵硬硬(?),反正就是沒力氣,第一次驗收都彈得沒那麼好。
這個時候老師就會固定說出這句話:「要用全身的力氣!不是只有用手指頭而已!」
我是真~的完全不了解,因為要如何用全身的力氣彈?
難道要像練功一樣把氣都送到丹田,然後再用力嗎?
但往往第二次彈的時候就宏亮多了,不僅是變大聲、亮麗/宏亮、也變得有氣勢多了。
老實說我覺得真的很奇妙,只要老師說過一遍我的音色就會完完全全的改變。
但另一件事,才真正讓我了解到如何用全身的力氣彈鋼琴。
那天我在家中練了很~久,曲子要很難,手痠的不行,我按摩了一會兒,還運動了一下、伸展了手臂手指手掌後,才繼續彈下去。
我後來彈了很久後,突然覺得手臂手指完全不會痠耶!(超神奇~>_<
我仔細想想之後是發現我沒有聳肩膀(這是我的壞習慣之一),因為只要一聳,整個大小手臂都要用力,但若沒聳肩,就可以使用全身的力量彈。
呃...我把它寫成算式好了。
聳肩>>重量集中在手臂>>只能用手臂手指彈>>會手痠
正常>>全身的力氣輸送到手臂>>彈鋼琴>>手很自如,不會僵硬>>彈的很順,不會僵住也不會手痠
懂了嗎?
但除了告誡大家聳肩是不良習慣,還要提醒大家要用對方法。
嗯...我們在聳肩和正常中間加一條算式好了。
正常但用錯方法>>也就是只用手的力氣>>彈的軟趴趴、沒力氣>>只有用到手指手臂>>手不但痠且會很快沒力
若還是不知道我在公蝦米,那麼,就自己創造算式,寫出自己用盡全身力氣的方法吧!
【用全身的力氣能使音樂變得宏亮許多】
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
【自己的話】
我看過很多鋼琴家彈鋼琴時都會動來動去,像是頭慢慢的轉來轉去、手在空中飄浮一會兒...等等的反應動作。
因為他們都沉醉在音樂的世界裡,所以就算你那時叫他,他也完全不會理你,不...是聽不到。
那麼要怎麼沉浸在音樂裡呢?
答案就是用全身的利器。
這和「力氣」沒有關係,是「利器」喔~
所謂的「利器」就是使用精良的工具,就當作我們的身體部位是工具,那麼要如何使用它呢?
沒錯,就是使用適當的力氣。
若這裡要小聲,你控制不了,變成很大聲,那麼用盡全身的力氣這句話就顯得毫無意義,至少對你來說是你會錯意了。
適時的判斷如何使用力氣、平時多練習控制它,表演的時候,才有「好聽」這個標準,你才能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。
那麼沉浸在世界裡後,你其實不需要真的花「力氣」,只要用對「利器」,你要怎麼動都可以。
其實我在看鋼琴家彈琴時都會很佩服,為何他們都可以自如地動來動去,我每次上台都會僵住呢?'
相信大家都有答案了。
沒錯,一是我緊張、二是我還沒學著控制利器和力氣。
【自己的話】
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
摘要詞句:
【用全身的力氣能使音樂變得宏亮許多】
【正常>>全身的力氣輸送到手臂>>彈鋼琴>>手很自如,不會僵硬>>彈的很順,不會僵住也不會手痠(別聳肩~)】
【就自己創造算式,寫出自己用盡全身力氣的方法吧!】
【適時的判斷如何使用力氣、平時多練習控制它,表演的時候,才有「好聽」這個標準,你才能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