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老師是我的鋼琴老師,從我幼稚園時就開始教我,曾說了很多意義豐富、重要的字語,所以我把她說的話來寫成散文。
其實鋼琴的很多東西反映了生命的意義,不只蔡老師語錄,我當然還會寫一些自己學鋼琴的心得或是秘訣、建議...等。
若喜歡的話,按個推,留個言,關注我,分享一下!
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
【彈鋼琴要用頭腦】
是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。
彈鋼琴為何要用頭腦?
用手的力氣不是就好了嗎?
但若是這樣,整首曲子就會變得死板板。
沒錯,組織和風格、彈的方式和感情,都需要用想的。
每當我只用手去彈,沒有經過思考後才彈,就會變得硬梆梆、死板板、沒感情、而且速度會忽快忽慢。
但之後仔細想想每個細節,都在腦子裡談過、唱過一遍後,果然就變得好多了。
不僅速度完全跟上,沒有忽快忽慢,也很有感情,像是不得不真情流露一般的順暢,並且並沒有雜音。
就好像已經計畫好一個故事的大綱,全部在腦子裡演過一遍後再寫出來,會比沒打草稿就亂寫一通的稿子好看多了,且中間也不會遇到瓶頸或卡住。
作曲者寫的風格,他要的彈奏方式和成果,我們有時候要去想想看,因為他不會寫在譜上;但有時候,擁有自己的彈奏方式也蠻不錯的,畢竟作曲者可以,為何我不行呢?
像是同一個音重複五次,接下來是高音,我就會想:作曲者是不是故意要安排甚麼?
結論就是,要漸強,當然,高音就是最大聲的。
但有時候也要通過一些簡單的基礎道理來思考,進而判斷出作曲者的用意。
基礎道理包括:尾音最小聲、強弱次強弱、漸強漸弱時高音通常較大聲、低音通常比較小聲...等等。
當你運用在一般曲子上,不,當你在彈奏前仔細想想所有細節,成果理所當然的...就會有所不同了。
【彈鋼琴要用頭腦】
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
【自己的話】
我參加過多次比賽(卓越盃)、也會定期去表演(鋼琴老師辦的),彈奏前都會坐著深呼吸幾秒,老實說很多人叫我彈前整首曲子想過一遍,可是一首曲子就要3~4分鐘啊,怎麼可能在台上那麼久待著不動?
所以,在前一個上台時,我就要開始閉起耳朵(試著啦~),在心裡唱過一遍整首曲子,然後在台上只是深呼吸,救治是深呼吸,然後準備開始。
那麼在台下要想甚麼呢?
從頭開始,哪裡要小聲,哪裡要大聲,哪裡要漸強,哪裡要漸弱,哪裡可以慢下來,哪裡可以變快一點,甚麼時候可以吸一口氣煞車一下,哪裡老師說過要怎樣怎樣blablabla... ...
還有空檔時,再想想聽別人彈奏的時候,他是怎麼彈的,他是在哪裡變快,他是在哪裡放慢,他是怎麼開始,又是怎麼豪邁的結束 blablabla... ...
以上是在比賽前的準備 ~ ↑ ↑ ↑ ↑
但平時練琴我不怎麼勤奮啦~(╭ω▽ω╮)
所以有次蔡老師傳line給媽媽:請她(我)一定要仔細想、用頭腦、要用心喔~
然後那個時候我剛好很煩躁,就回了一句:「我沒腦啦!」
無言...
(題外話...)
總之,我現在是真~的覺得在彈之前想過一遍很重要。
只要有用頭腦想過、在心中彈過一遍,我相信成果會不一樣的!
【自己的話】
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
摘要詞句:
【彈鋼琴要用頭腦】
【有時候也要通過一些簡單的基礎道理來思考,進而判斷出作曲者的用意】
【組織和風格、彈的方式和感情,都需要想過】
【只要有用頭腦想過、在心中彈過一遍,相信成果會不一樣的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