蔣老師曾經當過世界大崛運動選手村的志工、參與國際史懷哲計畫—泰北閱讀,及電腦營。
她無私的奉獻不僅感動了我們,也引起了我們的好奇—當一個志工是甚麼樣的感覺?
以下是我們的訪問內容及心得:
訪問對象:蔣老師
時間:三月二十七日下午兩點至三點半
地點:我們班教室
記者:全班
紀錄:全班
同學:您好厲害呀!竟然當上國際史懷哲計畫,您的英文應該很好吧!
蔣老師:哈哈!謝謝你,其實到泰北重要的是學肢體語言,我之後會提到。
同學:好的,謝謝您!那我們就開始吧!
同學:您為何想當志工呢?
蔣老師:有一次看到同學到印尼當志工,並將過程紀錄、剪成影片,我看了以後深受感動,差點哭了。看到那些窮苦的孩子,我就下定決心要幫助他們,當一個幫助社會、影響世界的人。
同學:那您當志工時有學到甚麼嗎?
蔣老師:因為泰北語言不通,他們的國語也不是很好,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會「肢體溝通」。除了學會溝通,也要學會適應環境。例如:泰北炎熱的天氣、辛辣的食物、不同的習慣...等。還有,我們準備的課程,時常是泰北孩子們用不到的。所以,在當志工的時候,我學到如何和語言不通的人接觸、互動,也讓我練習融入新的環境,適應不同的文化、習慣,也了解到:要真正透徹明白他人的處境,才能作出適當的協助。
同學:您當志工時,有甚麼感想或感覺嗎?
蔣老師:我覺得很辛苦,要不斷地反覆告訴他們某件事、但是我覺得很值得,因為要看到他們笑嘻嘻、童真、天真可愛的臉,就很有成就感。
全班:謝謝蔣老師的訪問,您讓我們了解好多,謝謝您!
結束訪問後,我除了更加了解志工為何要辛苦的付出,也體會了他們的心情,希望我以後也能當個志工,幫助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