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 每個人都可以表現出情緒:在生氣時抱怨,在傷心時流淚,在不服氣時賭氣,在絕望時嘆氣。但你有沒有想過——發洩情緒的同時,也會影響別人。這時,「適可而止」便是重點。

     生氣的時候,你可以爭氣;傷心時,你可以好好說出自己的感受;不服氣十,你可以試著超越別人;絕望時,你可以冷靜下來,安慰自己。

     舉個道歉的例子˙:母親吃掉了女孩全部的糖果,要和女兒道歉。首先,她說:「我今天肚子真的很呃... ...我知道你會很傷心...但...我吃掉了你的糖果。」先說明原因,接著體會受害者的心情,最後才說出事情。然後,媽媽說:「你會責怪我嗎?我真的錯了。」表現出自己真心誠意的道歉。女孩也回答:「我不會怪你...只是...有點傷心。」委婉地說出自己的感受,別人才會理解你。

     不只這樣,女孩還使用建議的方法,告訴媽媽:「你可以吃...吃糖果會...喔!」她還說:「明年萬聖節時,我就不會再傷心了!」

     除了安慰別人,也安慰自己。這寬闊、大方的度量,始得再平凡不過的「包容」二字顯得特別。最後,體貼的女孩拿出別的玩具轉移注意力,提起新的話題,讓這件事在母女倆心中漸漸淡去。

     從這個舉例中,我們發覺女孩與母親都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,不只安慰了自己,也安慰了別人。她倆沒有破口大罵,連不好的口氣都沒出現在對話中。

     這告訴我們:要用適當的方法告訴別人自己的感受,要發洩情緒,也要適可而止,注意到別人的感受。若我們都如那個女孩一樣懂得控制情緒,那麼生活將充滿了祥和與平靜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udrey 的頭像
    Audrey

    Audrey的異想世界

    Aud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